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安徽省数字经济取得长足进展。笔者以为,其形势与趋势,可以用“三头”来总结,下一步的重点着力,可以用“六臂”来概括。

  先说“三头”。其一,回望2018年,可说是大有“看头”。

  不妨“点、线、面”上各取亮点,以见端倪。“点”上,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皖企登云”行动计划,获得企业广泛响应。全年实现了1500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广大中小企业充分共享了云平台带来的实惠。“线”上,省政府贯彻国务院文件,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诞生了安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形成推动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建设合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加快,企业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层出不穷。全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各类示范企业与项目数,均居全国前列。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业绩更是跃居全国第四位。“面”上,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推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工业增长贡献居各行业前列,涌现出首家独角兽企业。“中国声谷”持续壮大。两家企业入选全国互联网百强,三个城市入围全国数字城市百强。全省数字经济领域各类国家级试点示范入围数均处于全国前列。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开始向“智慧+”升级,涌现出一批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试点。

  其二,展望2019年,可谓大有“干头”。今年数字经济呈现“三新”驱动的积极局面。第一“新”,新政策新动力。今年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兑现的第一年,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其强大的引导力会迅速迸发出来,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局形成强大的撬动。第二“新”,新要求新局面。今年省委省政府对推动“数字江淮”战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具体的要求。随着工作的逐一落实,可以预计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形势定将蔚然一新。第三“新”,新机构新服务。安徽省新一轮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的机构力量,这必将在实践中以更加有力的行业服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新业绩予以回应。

  其三,放眼未来,更是大有“奔头”。无论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都对我省数字经济形成强支撑。

  “天时”方面,全球数字化浪潮与新工业革命历史性交汇,5G到来、工业互联网加速普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化应用层出不穷,既为我省发展车联网、培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打开了技术窗口期,也为智能语音、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迎来了技术机遇期。同时,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为安徽省加速推动制造业效率变革、模式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强劲动力。“地利”方面,安徽省融入全国发展先行区——长三角,并在其中处于相对的成本洼地,未来几年,必然会有更多的优质数字经济流入我省。“人和”方面,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才,而我省特别是省会合肥拥有特别丰富的科教资源,这将成为我省发展数字经济最硬的“底气”。

  再说“六臂”。当前,形势很好,那么,下一步安徽省数字经济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着力?显然,数字经济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应当同时着力,齐头并进。鼓励各个部门单位、各个社会人群,不做数字经济的供给者,就做数字经济的消费者。而当下来看,在数字经济的供给方两端,也就是数字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字化方面,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需做,应加快步伐。

  一是网络。其一,大力推进宽带安徽建设,改造提升基础网络,尤其是要早谋划早动手做好5G的应用布局;其二,适应工业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加强面向企业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内外网建设;其三,推进工业企业内网的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全面部署IPv6。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二是平台。加快推进“皖企登云”。其一,“聚云”,积极汇聚国内外、省内外已有的高价值的云平台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所选择所共享;其二,“建云”,鼓励有实力有经验有积淀的企业建设行业特色云平台,推动一大批管用好用的APP上云平台,并适时开放,形成资源复用共享共赢的局面;其三,“登云”,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登云,与云资源深度对接,迅速形成新的竞争力;其四,“伴云”,总结典型案例,培育一批IT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登云做技术辅导与服务;其五,“拓云”,依托云平台形成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多层次公共平台。

  三是融合。其一,推进信息技术(IT)、通信技术(CT)和操作技术(OT)的“三T”融合,加快5G、软件定义网络,促进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其二,推进标准体系的相互融合,以此畅通数据在各个系统的大融通,形成以数据流带动各个业务流的生动局面;其三,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融合,形成“数字+”与“+数字”相辅相成、互补转换的积极态势。

  四是生态。其一,培育创新生态。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重点行业需要,开展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共享服务联合体,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其二,培育企业合作生态。鼓励龙头工业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将业务流程与管理体系向上下游延伸,带动中小企业开展网络化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其三,培育行业融合生态。鼓励跨界发展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跨界融通。其四,培育区域协同生态。加强数字经济特色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探索形成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发展路径和模式,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相互带动的区域发展格局。鼓励省内外、国内外的数字经济合作,尤其注重长三角数字经济合作。

  五是安全。数字经济推进到哪里,网络安全保障必须跟进到哪里。其一,加强安全防护能力;其二,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其三,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手段,确保实现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等等的全覆盖,追求网络不安全因素“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赖不掉”的绿色网络局面。

  六是服务。其一,建立并完善基础性服务,在数字经济统计体系建立、数字经济各梯次人才基础的夯实等方面要有积极的作为;其二,发挥好数字经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其三发挥相关产业联盟作用,规范并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在系统集成服务、技术咨询、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发展。

  笔者之所以用“三头六臂”这样一个特别有力的哪吒形象来比喻安徽省数字经济,就是看好数字经济能够在安徽省得到最有力的发展,就是看好数字经济能够为安徽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形成最有力的支撑。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本文作者为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信息化推进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