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局通过持续不断抓科技创新,始终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最好红利,牵住创新“牛鼻子”,下好创新“先手棋”,奋起直追,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较好发展。

一是开源头。围绕科技创新发展,结合我市工业经济特点,先后出台了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数字车间等一系列创新发展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激发企业创新主体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搭平台。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家、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3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4家。依托平台建设较好的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源的集聚。

三是促融合。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同工业生产融合,全面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目前,我市7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7个,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2个。

四是树精品。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深化精品制造工程,把精品制造工程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坚持产品品质价值导向,推进品牌强基、品牌培育、品牌传播,引导企业致力锻造精品,先后推荐认定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成果30项,安徽工业精品24个,省信息消费创新产品5个,主导制定两项行业标准获国家工信部行业标准重点专项立项。

五是织纽带。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与中科大、合工大、安理工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重点在生物医药、光纤传输、智能煤矿装备、新型材料、新一代电子技术等领域实施和推进22项技术创新项目。与中科院开展院地合作项目,重点在矿区固废处理、矿区生态评估与治理、深井支护、瓦斯综合治理等方面开展基础性研究,累计与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41项,并获得了实质性成果收获。

六是见效益。截止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0.2亿元,同比增长1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4亿元,同比增长3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全市工业品产销率98.3%,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8个百分点。